返回

三国最强毒士,曹操求我别杀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何去何从。”

    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虽然曹操之前输给了蛾贼,但他仍旧对击败他们有十足的信心。

    他真正要考虑的是如何在这个积贫积弱的兖州,发展壮大,从而进取天下。

    “之前我在营中便听文若说,汝自幼熟读兵书,兵法韬略谙熟于心。”

    “既然你提到这个话题,那曹某倒想听听你的高见。”

    曹操手一挥,直接将这个皮球又踢回到了李翊身旁。

    而李翊自为曹操献策那一刻,就已经打算好了。

    在这个门阀争雄的时代,自己没有背景,想单干是绝对不可能的。

    唯有投效一方势力,才能明哲保身。

    此时的曹操虽然弱势,却正是自己崭露头角,博取信任的机会。

    李翊从石桌上拾起一块木板,在上面敲了敲,为曹操分析天下局势。

    “当今天下,以袁氏兄弟为先。”

    “冀州袁绍,兖州曹公,荆州刘表为一阵营。”

    “扬州袁术,徐州陶谦,幽州公孙瓒为一阵营。”

    没错,此时的曹操严格意义上是袁绍的小弟。

    “刘备、吕布皆有争雄之心,然无立身之地,不足为虑。”

    “至于西凉马腾、韩遂,西川刘焉,皆无力争霸中原。”

    曹操精神为之一振……

    李翊的思路很清晰,一下子便把当今天下诸侯的实力给话分清楚了。

    “子玉所言甚是,兖州积贫积弱,又是四战之地,该当如何破局呢?”

    曹操开口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哈哈哈……”

    李翊仰头大笑,这是常规套路了。

    别人越是关心的问题,就必须先卖一下关子。

    若是急着说出,便失去了高人的风范。

    “子玉发笑,想来是成竹在胸了?”

    “呵呵,曹公,当年高祖斩白蛇起义时,其处境与曹公比如何?”李翊反问曹操道。

    曹操一愣,真要说创业,那刘邦开局可比自己难多了。

    自己好歹还有一个兖州,而刘邦兵寡粮少,连个地盘都没有。

    最后却灭秦、灭楚,成为了大汉的开国皇帝。

    曹操眉宇间一川不平,他并非生气李翊用刘邦来反问他。

    而是惊叹这小子魄力不小,竟想直接比肩高祖的开国大业。

    思考片刻,曹操回道:

    “高祖起兵之处,虽然势力微小,但他身边却有了一帮文武骨干。”

    “诸如萧何、曹参,樊哙周勃等。”

    “后面更有韩信、张良、陈平、郦食其等贤才加入,可谓左膀右臂。”

    “如此方能一统天下。”

    李翊点了点头,“曹公说得不错,这些人的确为高祖成就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当年楚王项羽,神勇无敌,高祖对之十战九败,缘何高祖最后能够获胜?”

    曹操挥了挥手,朗声道:“害,那是项羽刚愎自用,不能用人之故嘛!”

    “还有呢?”李翊又问。

    “这……”

    曹操沉吟半晌,实在想不到项羽还输在了哪里。

    “当年高祖对战项羽,屡战屡败,身边的将士却越来越多。”

    “反观项羽,除垓下之役以外,几乎百战百胜,然而身边的将士却越打越少。”

    “何也?”

    哦!

    曹操猛然醒悟,终于明白了李翊想表达的是什么了。

    他曹操已经像刘邦一样拥有一帮贤才了。

    现在缺少的不就是底层民众的支持吗?

    民心所向,无坚不摧。

    民心向背,寸步难行。

    “子玉是想让我团结兖州百姓?”

    “然也,当年项羽只因齐国叛乱,便灭杀一国百姓,齐人深恨之,故而皆去投了汉王。”

    “致使项羽后期无兵可招,无人可用,除了故地江东以外,已成了孤家寡人。”

    李翊起身来到曹操近前,朗声说道:

    “曹公,这三十万黄巾军所名为蛾贼,但其实都是走投无路穷苦百姓。”

    “若能将之安置,则能够极大促进兖州的发展。”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本身是在提醒封建君王要爱民如子。

    但性格腹黑的李翊更能从这句话中看到它深刻的含义。

    百姓重不重要?

    当然重要!

    那爱民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当然是要维护自己的统治!

    有句话叫华夏百姓是最淳朴最善良的。

    这话可不是吹牛,因为纵观历史上的农民起义。

    除非是真的活不下去了,那百姓根本不会造反。

    他们想要的,只是活下去,仅此而以。

    

第十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